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強化正確法律認知 消防局辦理法紀宣導
記者:李金鎗 / 縣府報導

消防局為強化所屬同仁正確法律認知,提升對「圖利」及「便民」之區別能力,充份瞭解法律明確規範,積極發揮勇於任事之精神,日昨假該局禮堂辦理專案法紀宣導,由該局政風室主任劉海勇以「破解圖利陷阱-案例編」為題,以實際案例為消防人員講習。
 劉主任一開場強調「依法行政」是法治國家的核心價值,公務員依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執行職務為民服務。從司法實務來解析,區別圖利與便民,即是審視行為是否合法,因此,對於法律要先有充足的認識,只要沒有超越法律界限,給予民眾的所有方便及福利都是便民。
 劉海勇用實際案例加以分析,常見的便民方式包括行政流程簡化、工作時程縮短及作業流程透明,例如人民申請補償費案件,主動提供各項申請表單,或委託代發銀行,配合業主需求隨到隨辦,又現行常見之「單一窗口」及電腦化作業,縮短民眾申請時間,例如關稅機關之通關作業流程及海關處理情形,廠商及業者可透過上網查詢,以加速通關並提升服務品質。
 劉海勇說:以往公務員在職務上給予人民利益之一切行為,均可能被質疑涉嫌圖利,易使公務員行使行政裁量權時,畏事推諉,有悖興利服務之公職責任。分便「圖利」與「便民」並不困難,公務員執行公務,在法律範圍內,給予民眾方便,人民得到再大的好處,都是合法便民,如果明知法律規範卻故意違反,給予民眾方便,就算只獲得幾塊錢,還是會成立不法圖利。
 消防局表示:如何安心、放心且又大方的給予民眾便利,不用害怕違反法令而有圖利的疑慮與擔心,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透過專業法律演講,有助同仁認識圖利的構成要件,除公務員身分外,尚有明知故意、違反法令及獲得好處。即同仁於執行職務中,在法律容許範團內行使便民的行為,在處理公務時主觀上並無使第三人圖得不法之意思,且行為結果使他人得到之利益為合法利益。透過本次專題演講,俾同仁得以依循法令,安心從事公務,有效提升政府機關行政效能,達成興公益除民怨之目標。

  • 點閱次數:38
  • 上版日期:1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