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拓展《博物館達人社群》,從《閩風浯島》看見文化力量

一個文化機關或社團最佳發聲管道,就是藉由設置平面媒體或出版品、立體媒介向社會大眾,溝通與交流、傳播理念及文化訊息。
先開館後設行政管理單位的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民國103年)暨歷史民俗博物館(民國99年),邁入第10年之際,刻正緊鑼密鼓的籌備《博物館達人社群》期刊,終於要問世了!金博館靜默深耕十年,總算有機會向鄉親父老告慰與表白,也能代表金門歷史文化輻射至海內外。
《博物館達人社群》期刊以博物館發展為目標,就「典藏、研究、教育、推廣、生活為主題及相關文化、教育、觀光、創新、生活等成果為內涵」,足以展現博物館社群功能價值且具特色刊物。然而金博館發行刊物,不能只定位為機關文宣,或辦理活動之歷程記錄或成果報導,而是涵養與集結樂於研究博物館島價值與功能、金門閩南文化材的人材基因庫,作為研討的園地、成果的分享站、交流的平台。就館刊的「典藏」言,著重在蒐集查訪失落於金門民間及海內外之歷史民俗文物或無形遺產、鑑定徵集、分類保管及維護議題;就「研究」方向言,則針對這些文物與常民文化或閩南文化之衍化進行田調、普查、對應、及其價值之研判議題;就「教育」面言,以這些文化遺產作為教材,向鄉親或年輕世代進行機會教育與對話,鼓勵互動交流之興趣;就「推廣」方式言,則期望借古化新,發展文創,活化文化材成為觀光資源;就「生活」實質言,則能藉以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融入常民生活,讓鄉親感受到坐擁文化材之榮譽感。
在理事長的親力號召下,甫於今年成立的「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也積極規劃創辦《閩風浯島半年刊》,作為該社團傳播理念的刊物。這本以閩南文化為發展核心,能適時傳播金門閩南文化之美,結合「精英性」與「草根性」,引導群眾參與,讓文化融入生活,永續金門閩南文化生態。這將是繼金門大學開設閩南文化研究所、《金門學》或《閩南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定期出版《金門宗族文化》年刊之後,第一本專事閩南文化學術與海內外常民生活報導兼顧的常態性出版品,其暫訂規劃內容包含:「閩言閩語(方言與俗諺)」、「閩風閩俗(閩南人建築、服飾、飲食小吃、宗族家廟、祭拜儀典、婚喪生命禮儀等)」、「人文藝術」、「科技發明(航海、天文、傳統醫藥等)」、「無形文化(閩學、閩商)」、「世界文化遺產(特殊歷史記憶庫、福建土樓、紅磚牆、僑批)」、「閩南文創(閩南文化元素運用)」、「閩南生活圈(現代食衣住行育樂中的閩南文化元素等)」、「閩南文化旅遊圈(閩南文化元素與區域主題串聯旅遊,如閩南三角旅遊線、鄭成功歷史文化之旅、朱子書院文化之旅等)」、「閩南群英會(傑出閩南人、企業家)」、「新閩南(閩南文化的創意與創新)」、「其他(凡與金門與台灣及世界各地閩南文化生態,兼及於閩南與其他福建區域的族群與文化的關係和互動的或相關議題)」等12項,可證其涵蓋廣,企圖建構金門島嶼文化的生命力,帶領大家欣賞金門閩南文化之美與人心之華。
《閩風浯島半年刊》內容博雜,顯見主事者企欲網羅閩南文化各種層面,期盼讀者藉此一窺閩南文化全貌,然而文化是生活總體之觀照,無法切片顯影,雖用心可嘉,方向正確,預期該協會還會滾動修正與改善。
這是好的開始,金博館藉著《博物館達人社群》號召天下,薈聚觀光人潮,行銷金門人文之美;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則運用《閩風浯島》捕捉閩南文化軌跡、流變、融合、商旅與常民生活,冶於一爐。就傳承金門閩南文化遺緒,活化一座博物館島,看見文化力量,既能創新又可永續,意義深遠。

  • 點閱次數:58
  • 上版日期:1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