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河金宗源展 斷線三百年 發現魯山金門族
記者:翁維智 / 縣府報導

金門文化園區史博館「愛與和平」系列展,魯山文史工作者陳志感謝2009年《金門日報‧鄉訊》一連三周的專題報導,促成他們回金門尋根、訪親。(金門史博館提供) 「不止陳姓,現在魯山發現的金門氏族越來越多了,有陳、王、黃、江、曾、劉、張、郭、蕭、吳、呂、洪、葉等二十多個姓氏,分佈在馬樓鄉、瀼河鄉等區域五十多個村落。」
「老將爺使我們村的陳氏宗親無論走到那裡,心中都有一個濃重的故鄉情節,我們也盼望著他所遙望的故鄉金門宗親的消息」。
2008年,〈斷線三百年 尋找魯山金門族〉,尋根的聲音自蕭永奇主持《金門鄉情網》放送出;2009年,楊樹清主編的《金門日報‧鄉訊》一連三周追蹤專題報導,在鄉情之海激起漣漪,因而促成了十年後,金門文化園區史博館昨(14)日揭幕的「愛與和平」系列中 ,推出《河金宗源展》,備受注目。
2019年8月,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一行人,來到了河南,進行河金文化交流之旅,行程中包括拜會河南省文化廳、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遺址等,這一趟行旅,也在河南省政府文化廳廳長康潔的大力協助下,讓沉寂的跫音,魯山金門宗族回母鄉的腳步又向前跨出了一步。
盧根陣一行人離開河南二個多月後,在省文化廳、魯山縣政府的安排、協力下,11月15日,以接力方式,另一支河金文化交流隊伍,從台北出發,來到魯山,見到了十年前在《金門鄉情網》發聲的「金門陳」陳紹新、陳志,經由他們引路,深入馬樓鄉老將莊周遭,進行「金門族」聚落、遺跡的田園調查及更深層的文獻發掘。
陳志為首次踏入老將莊的金門鄉親作歷史導覽,述說起廈門林順、金門陳樞等43名將官、806名士兵,遷魯屯墾是當時清政府的戰略決策,對魯山而言是「皇清大事」。屯墾將官眷屬,隨軍卜居。
清乾隆《魯山縣志》有這樣一段記事,「奉旨駐魯山屯墾,迄今七十餘年,老者歿,少皆老,新齒森森,耕讀樂業,服徭役列庠序,與土著者無役也」;清嘉慶《魯山縣志‧烈女傳》載,「劉訓妻陳氏,屯田參將陳樞之女,十七適屯田參將劉明朝長子監生訓。訓故,時年二十八,上事孀姑,下扶三子成烈、成勛、成立。且好親族之貧乏者,總河白旌其門,住馬家樓」。
日久他鄉變故鄉,但生活在共同聚落的金門族,仍有著原鄉與宗族情懷。陳志說,自浯洲徙來的「客家」陳氏,保存或改變了一些傳統習俗,譬如正月二十五祭祀先祖,祭前先祭厚土,其日期習俗與魯山「土著」就截然不同,惟家族拜年定為除夕之日,家傳是祖上初一要登程出征,等不到初一了;過去的婚俗亦獨有,娶親之前必購一新篩子,內貼一紅紙畫成的「太極圖」,新娘到家下轎時,用篩子罩其頭,轎下舖蓆,輪番轉挪,篩子罩頭是保住一家人不出穰,下舖席是平平安安進洞房,一般百姓娶親過縣城,只准敲七下樓,而老將莊陳氏曾獲特例可以敲十七下。
老將莊陳氏家譜毀於文革,1987年,陳樞九世孫陳洪明草成一本《陳氏祖譜》,定陳樞為遷魯一世始祖,並規定沙渚汪、老將莊、倉房莊、依岭村、三岔口五村均按下列十四字排字派:紹宗耀武清平世,文行忠信道源章。
三百多年來,為找「浯洲」,為尋家譜,魯山客發生了不少故事。《燕樓陳氏家譜》是清乾隆從浯洲續抄回來的,據傳三人去福建,回浯洲,回來時一人病故獅子坡;民國期間,回浯洲續家譜的族人,只要報上陳樞幾代人,就可過稱呼,並獲得老家族親盛情款待;《魯山縣志‧烈女傳》載,「黃廷昆妻景氏,故屯壁參將黃章之第三子婦也。昆回閩取家譜,卒于道。氏年二十四,僅一子甫一歲。清操苦節凡五十年矣。居小岳家樓。」
1949兩岸分離,1949,新中國成立,魯山客反而不知「浯洲」在何方了。陳志回憶,上世紀90年代,老將軍陳氏後裔要到福建打工,知其先祖是浯洲斗營人,欲尋其具體地址,與之發生聯繫,也好對其後有所關照,於此同時,家居燕樓的縣菸草局退休員工陳更新也急欲探知祖籍「浯洲西山外」,陳志為此四次召集族人開會,最後是由陳新富自費前去福建尋覓,逢人就打探「浯洲」在何處,問了一個多月。無人知曉,無功折返。後來是陳志查閱古地名詞典,知悉「浯洲嶼,一名浯嶼,仙洲嶼、吳洲嶼,即今福建金門島」。
先祖的來時路,「浯洲」的身世浮現了、然兩岸尚未通,魯山客依然回不去。
2004年,陳志從《大河報》看到一篇題為〈鄭州研討河洛文化,不少專家認為它是客家文化的根〉的報導,第四屆「河洛文化國際文化研討會」在鄭州隆重召開,金門釆風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振良也與會講述了〈金門小島與河洛文化〉,道出早期的金門移民多是中原士族,對於中原文化特別重視,所以金門一直有「海濱鄒魯」美譽,但是金門耕地有限,又開始往外移民,加上金門獨特的地理位置,是中國文化由大陸中原走向海洋的轉型地,因而成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中繼站。
「黃氏有所不知,從金門曾回遷至中原又落腳於魯山有這麼一支屯墾大軍,這批先人後裔又有多少呢?陳氏僅陳氏一支已發展到三百多口,林氏、黃氏、鄭氏、王氏呢?」金門小島與河洛文化,錯過了魯山,陳志讀報導,發出了嘆息,他說,林姓幾位將軍繁衍逾萬人,「那麼其他姓氏呢?從浯洲乃至泉州、漳州來魯屯田的將官兵士的後裔又有多少呢?」
陳志也從《中原尋根》一書中讀到,「世界陳氏宗親總會曾多次組織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後裔到固始、淮陽尋根祭祖」,讓他很感慨,「回遷中原魯山的客家後裔又何嘗不願早日能與台島的族親聯誼認親呢?」
與浯洲斷線、隔斷了三百多年的魯山客,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盼到了來自故鄉的親人;又隨著金門史博館的《河金宗源 探索宗族聚落源流展》,魯山,被看到了;魯山客,回鄉的腳步,近了……。

  • 點閱次數:148
  • 上版日期:1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