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閱讀起步走 提升閱讀風氣

本報載,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全球各地的人們都會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以紀念文學、閱讀和知識的重要性。本縣文化局為推動「金門閱讀島」施政願景,於4至5月聯合本縣各公共圖書館於全島辦理各類閱讀推廣系列活動,同時慶祝本縣公共圖書館於教育部「112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共計獲得10個獎項,感謝讀者長期的支持並持續利用本縣各個別具特色的圖書館,才能成就本縣榮獲「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縣市人口40萬以下組)」獎項。
據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95年起,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用以推廣閱讀與寫作,並宣揚版權觀念的重要性,在此之後,該組織又在2001年宣布將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4月23日也和世界上許多重要作家有所關聯,如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生日與忌日;《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及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兼文學家朱熹,同在這一天逝世。
我們經常說:「閱讀是一輩子的事」,然而,卻有許多人已經疏於閱讀,甚至是不會閱讀。這樣的理解和說法或許會讓人感到困惑與不解,畢竟現今「人手一機」,看的不外是圖文、影片資訊,為什麼還說現代人疏於閱讀、不會閱讀呢?但,正因為如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各類訊息五花八門、真假難辨、優劣雜陳,要如往昔一般認真、踏實、有效的閱讀,卻是極為不易。當然,也有人從箇中找到更為便捷有效的方法;如將一冊冊的電子書收納於手機、平板等載具之中,省了藏書、搬書的煩惱,還能方便隨時查進度、做標注、摘佳句,固然還有人認為還是少了紙張的觸感與翻書的樂趣,但「有得必有失」,端看讀者如何選擇了。是以,在這般閱讀體驗落差巨大的世代裡,如何堅持做好閱讀這件事,便顯得更加重要;前幾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各縣市政府熱衷於投資建設圖書館總館與特色圖書館,於今看來自是蔚然有成,由此衍生的建築美學、居民參與,更是讓人津津樂道,有的還發展成為新的旅遊景點及打卡地標,成為當地人的驕傲或是另類的困擾。大家都會認同,「圖書館絕不僅止是圖書館」;同理,跳脫圖書館的形體,我們一樣能在其他地方完成與閱讀相關的許多事,當然,這依然無從折損圖書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有人自然認為,這般的論述有其相悖與矛盾之處。在此我們想強調的是,「閱讀終究是自己的事」,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場域及資源並不困難,就算困難,只要有心總能迎難而上。就如教育部推出的「公共圖書館資源整合計畫」,以大量充實資源中心館藏資源、建立專家選書機制購買主題藏書及跨縣市免費借閱服務為特色以及結合便利超商借還書等,為讓書籍借閱提供更富流通性及選擇性。如果借還書已經發展到像出入超商那般的便利與簡單,你還不願意讀書,那顯然就不是有無圖書館的問題了。
總之,「世界閱讀日」是全球性閱讀盛事,公部門希望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培養閱讀習慣,提升全民閱讀風氣,自然就必須想方設法提供更便捷、友善的閱讀環境,讓更多人願意重拾閱讀的樂趣,探索閱讀的力量。

  • 點閱次數:12
  • 上版日期:1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