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正大學赴縣府推介養殖池水病原體監控
記者:楊水詠 / 縣府報導

金門縣政府秘書長陳朝金與中正大學教授廖儒修一行人合影。(楊水詠攝) 國立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中心研發「即時養殖池水病原體監控」技術,只要將檢測樣品海水滴入感測器晶片,即可很快的確認是否受到病毒感染,讓養殖業者即早投藥,有效預防大量魚類染病死亡,以減少養殖的損失。昨天,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廖儒修、奈米生物檢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君一行人,在國立金門大學前校長黃奇陪同拜訪金門縣政府,尋求推廣奈米科技檢測計畫,並提出未來希望在石蚵養殖環境海洋弧菌(副溶血弧菌)監控、石蚵產品中海洋弧菌含量檢測有合作的機會。
中正大學教授廖儒修、王少君一行,於昨天下午三時至縣府拜會,由秘書長陳朝金接見,建設處漁牧科長樊德正、水試所所長楊文璽在場作陪,及聽取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君所作的奈米科技檢測計畫簡報情形。
廖儒修表示,奈米光纖檢測技術,約在十分鐘之內就可找到病毒;中正大學隊並與嘉義的水產相關事業合作,教育部推動深耕計畫,讓大學盡社會責任,把大學研發技術產品,能與地方相結合,並對地方農漁業發展有幫助。
王少君表示,由於近一二十年來,奈米科技的突飛猛進,已有許多奈米材料問世。中心的主要研究重點便是研究將新穎的奈米技術用於生物檢測。目前,仍致力於奈米生物檢測的技術與精密的微機電術集成在一起,藉此開發具有即時檢測、可攜性、自動化、高靈敏度,專一性佳且耐用的生物感測器,以便可以在各場合應用,並執行監控的任務。
縣府秘書長陳朝金表示,中正大學研發奈米生物檢測在應用方面,金門的農漁業都可應用得到,如石蚵和蝦類養殖等。同時,陳朝金也指出地區牡蠣有季節性的開殼死亡,民間一直認為是水質問題,建議未來是否有合作機制,透過檢測找出有無病毒,釐清牡蠣季節性開殼死亡真正的原因。另在地區蝦的養殖,他說看否也能透過計畫型的合作,再加上農學院,做好養殖基礎工作。
陳朝金也建議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廖儒修一行人,利用此次來金的機會,到水試所、農試所及民間農漁產業訪視,瞭解農漁在奈米生物檢測的需求,幫農漁產業解決問題。
水試所長楊文璽表示,中正大學研發的奈米生物檢測很先進,病毒與病源的感染,決定一個養殖的成敗,如果能事先檢測改善水質,或許可以增加整個養殖成功機率。同時,他也提出一片感測片針對一類的病毒、或是對所有病毒都可感測出來,還是病毒加上細菌者都可感測出來的問題。
另海洋弧菌是海水常態菌,且量很多,楊文璽說如果感測片靈敏度過高都會測出來,是否有一個零界點。至於水試所是針對牡蠣諾羅病毒採檢,楊文璽說未來如果奈米生物感測晶片可行的話,水試所或許可自行採購檢驗。另地區蝦的養殖有白點病毒,若奈米生物感測晶片可作的話,對地區養殖業者有助益。

  • 點閱次數:246
  • 上版日期:1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