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縣定古蹟官澳藏興古厝修繕工程上樑
記者:陳麗妤 / 縣府報導

金門縣定古蹟官澳藏興古厝修繕暨活化工程,昨舉行上樑儀式,由縣長楊鎮浯主持上樑典禮,工程預計明(112)年中竣工,完工後將適度開放民眾參觀。(陳麗妤攝) 再現官澳風華,再創東半島榮景新契機,金門縣定古蹟—官澳藏興古厝修繕暨活化工程,昨日擇吉時舉行上樑儀式,預計明(112)年中竣工。
官澳藏興古厝修繕暨活化工程,於去(110)年12月中動土,昨(21)日上午11時舉行上樑典禮,由縣長楊鎮浯、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金沙鎮公所秘書許萬恭、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閎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曉婷、官嶼里里長楊恭勤、官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能輝,所有權人代表楊定成、宗親代表楊永福等,以及旅台同鄉總會總會長楊維居等多位官澳居民代表等到場觀禮。
縣長楊鎮浯主持上樑典禮時表示,藏興古厝修繕因所有權人問題延宕多年,縣府經中央同意下,以民法第820條第1項規定「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始得藏興古厝能夠順利展開修繕,寫下所有權人部份不明確情形下動土修復之新頁。
楊鎮浯也說,藏興古厝之修繕展現縣府團隊有序規劃、永續發展之施政精神。文化局團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且在修繕工程透過評選方式找出監造及施工團隊,皆曾獲得金質獎殊榮,相信藏興古厝之修繕品質亦會是金質獎之品質。最後,感謝文化局以及所有參與工程的團隊,以及地方各界和社區居民之同心協力,讓工程每一個環節都能順利圓滿,事事如意。
藏興古厝由楊廣理所建 迄今已有227年歷史
依據文化局之介紹,金門縣定古蹟-官澳村藏興古厝,由世居官澳的楊氏宗族岑兜派下的第十七世楊廣理(詩伯公)所建。始建年代為清乾隆五十至六十年間(1785~1795年),迄今已有227年歷史。楊廣理(清待贈徵仕郎)。其幼年家境貧困經常三餐不濟,過年鄰里孩童歡度新年之際,他都得拾別人家遺漏在地裡的番薯,因此也流傳「詩伯公挖到番薯,不該餓」這句歇後語,也有自助天助之意。
楊廣理(17世,清待贈徵仕郎)於官澳家鄉營建「藏興厝」,並且熱心公益,也內地延聘師資,在楊氏家廟「達山堂」興辦學堂,澤惠鄉梓。而18世楊耿光(清雍進士),19世楊伯孔(清太學生),三代經營鹽場、當舖、釀酒場、榨油場、魚塭等事業致富。雇工耗時十年才建成藏興古厝。早期地方俗諺「官澳富,藏興厝」及「上藏興,下當舖」即是展現當年藏興古厝楊氏家族派下族人之興旺榮景。
為地區少見之雙落雙護龍格局
文化局也指出,藏興古厝為地區少見之雙落雙護龍格局。大厝身是十一架的大展步與前落退縮三開間的展步作法,是金門民宅比較少見形式。前落為退縮三開間的展步作法,以出屐起方式用斗栱支撐出簷,與一般雙落建築迥異。而後落採用十一架的大展步的格局,將巷頭與廳後空間加大,增加後落縱深與巷頭寬度。而巷頭因加寬,於巷頭增加通梁、束、疊斗與瓜筒等棟架承接屋桁,並飾以花草及水果、吉祥圖騰之束隋,棟架斗栱構件彎弧優美,雕花刻工細膩精緻,也表露地方營造技術的文化價值。
原本與主屋之間沒有過水廊,民國五十六年(1967))及六十八年(1979)曾兩度進行局部修繕,右龍的過水廊正即是在這兩次修繕時增加。而主屋和護龍的門口埕原本都有圍牆,並留著三道隘門供出入,目前圍牆均已倒塌,僅剩左側一道隘門,刻有「金門」二字的石門框還在。藏興古厝,具有地域獨特性及建築藝術價值。
據所有權人表示:「從第17世繁衍迄今第27世,族人開枝散葉,人口計有數百人,分布在國內外,且多人完成博、碩、學士之高等教育,其中有族人在海外經商有成。國內亦多人擔任公職主管、醫師、律師、台大教授、工商界,以及高科技公司董事長等,在各行各業均有光耀門楣的優異表現,經後代子孫的努力,終能將這棟古厝風華再現。」
以藏興古厝串聯周邊資源 打造文化路徑
文化局也說明,藏興古厝開工迄今已將局部損毀牆體、屋面、棟架修復,將繼續依照相關圖說進行施作,預計112年中完工。未來古厝修復完成後,將歸還給所有權人,並且會適度開放給民眾參觀,希望藉以帶動居民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同時也展現縣府對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揚之重視,未來期許進一步以藏興古厝串聯周邊資源,打造文化路徑,再現官澳風華,再創東半島榮景新契機。

  • 點閱次數:57
  • 上版日期:111-11-22